当前位置:首页 > 航天 > 正文

肩负的历史责任_航天技术

2019-10-12 航天

肩负的历史责任_航天技术
近 40 年来,中国空间技术在老一辈革命家和科学家的组织领导下,从无到有,水平从低到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空间技术工作者们为中华民族,为伟大的祖国赢得了荣誉,这一功勋将永载中华民族的史册。
中国本着“开发空间,和平利用,服务经济”的宗旨,集中一定数量的资金,着力发展了运载火箭、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技术。中国已拥有卫星及运载火箭的研究、设计、试制、生产、试验等配套设计和一大批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专门人才,拥有酒泉、太原、西昌三个卫星发射基地和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可以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中国已经掌握了运载火箭的高能低温燃料技术、火箭捆绑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可靠性、技术稳定性倍受用户称赞,得到了世界同行的公认。中国的运载火箭昂首阔步地跨进了国际发射市场。中国已具备研制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资源卫星以及其它各类对地观测卫星和科学试验卫星的能力,卫星回收技术以及遥感、遥测、遥控技术已日臻成熟。
中国利用返回式卫星进行搭载试验,中外科学家携手合作进行了 200 多项有关材料科学、流体力学和生命科学的微重力试验,以及空间环境探测,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通过大型国际通信卫星地球站,中国已和 150 多个国家、地区建立了国际通信业务,形成了覆盖全国各省市的城市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干线公用卫星通信网,一些专用卫星网的发展也很快,成为公用网的有效补充。
中国卫星电视的人口覆盖率已达到 80%。已有 200 万名教师和校长经常收看优秀教师示范课程,有 300 多万人接受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有 1000 多万农民和乡镇企业职工收看农村技术培训节目。目前,中国卫星电视教育系统包括教育台、收转台 1200 多座,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 7600 多个,放像点 66000 多个。这对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和素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中国利用气象卫星对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预报已投入业务应用。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方面,中国已完成了黄土高原、三北防护林等广大地区以及全国土壤侵蚀状况调查。对全国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水域面积、沙漠及城市绿化等遥感系统的调查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正在进行中。
尽管中国的空间活动在一些领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从整体上看,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仍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发射的应用卫星,不仅数量少,而且品种不齐全,难以满足各种用户的需要。在星际探测及载人航天方面,中国还是空白。在茫茫的宇宙里,既没有中国的飞船与航天飞机,也没有空间站及空间实验室。
中国空间技术产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已引起国家和全国人民的关注。从现在起加快发展速度,可以肯定,进入 21 世纪后,中国空间技术事业便可再度辉煌。据报载:2000 年前,中国将发射约 20 颗应用卫星。这 20 颗卫星包括气象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定位卫星以及减灾卫星等 4 种系列,形成稳定的应用体系。 据 1994 年 12 月《中国航天》报道,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刘纪原教授,在第 45 届国际宇航联合会大会上发言指出:中国政府对开发空间资源,发展空间技术十分重视,已把空间技术作为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列入 2000 年至 2020 年《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中,明确提出要加强航天动力和推进技术、测控技术、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研究。同时,正在编制《中国空间应用促进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中国近期空间计划的重点是:到本世纪末,中国将致力于研制大容量通信广播卫星、多用途地球资源卫星、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以及其它应用卫星和地面应用系统。这些应用卫星陆续发射与投入使用后,中国将建立自主的、长期稳定运行的、天地一体化的、与国际联通的卫星应用网络。届时,中国的农林渔牧业、工业、交通、商业、金融、财税等行业和证券、期货市场,将利用卫星应用网络,实现信息传递现代化。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空间技术产业商业化的进程。
1995 年 1 月 30 日《中国航天》报道:国务委员宋健指出:蓬勃发展的中国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迫切要求空间技术转向商业应用,实现产业化,进一步体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求发展载人航天;要求实现武器装备现代化,提高国防能力;空间科学事业发展还要求我们逐步开展深空探测,研究地球科学,研究太阳系,研究星际空间,一句话,要向深空探测发展。
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他还说:我们在各个高科技领域都不能失掉时机,都要开始接触,这个线不能断,要不然我们很难赶上世界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