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航天 > 正文

空间技术与现代社会_航天技术

2019-10-12 航天

空间技术与现代社会_航天技术
本世纪的科技革命和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大加快了世界经济增长的速度,促进了社会进步。人们高兴地看到,世界空间技术的推广应用,在短短几十年内硕果累累,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世界各国普遍关注。但是,世界经济、社会、政治和技术的发展也给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压力,危及我们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实现经济、社会持续稳步的发展,单靠传统的办法不行,需要更富有活力的良策,这一良策就是空间技术。
中国星际航行创始人、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要在整体上考虑并解决问题》一文中指出:要研究如何把人造地球卫星技术用于建设 21 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他从战略高度分析了航天技术在国家现代社会中特殊的不可代替的作用。
历史证明,中国空间技术事业的发展,对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形成当代世界战略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正如邓小平指出:如果 60 年代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之一,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是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现在世界各国竞相投入巨额资金发展空间技术,决不仅仅是出于战略的考虑。空间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仍然在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在于空间技术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并具有诱人的经济前景。正如国务院经济发展中心、经济学家马宾教授指出:中国在发展生产力的道路上,应实现从盲目到科学的转变,即应朝着节约传统产业对资源的浪费,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开发新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迈出快捷的步伐。空间技术等高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它给予人类加快发展生产力以新的契机,对此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认识上的首先突破,才能有空间技术事业的突破。
据美国一位工业家分析,预计国际通信卫星组织从 1985 年至 2010 年的 25 年间,仅利用卫星进行信息服务一项,累计收益可达到 3400 亿美元;全世界空间能源的累计收益可达到 2000~6000 亿美元;空间材料加工的累计收益可达到 640 亿美元;空间旅游业的累计收益可达 15 亿美元。总的经济效益可以超过 1 万亿美元。美国微重力公司预测,在 20 年内单利用空间微重力条件进行晶体生长这一项,年产可达 1000 亿美元。
在前景如此诱人的巨大市场里,中国能有新的作为吗?21 世纪将是科学技术更加发展的时代,由于军事化角逐的不复存在,空间技术更接近于太空工业化,尤其是要使太空人类化变成现实。开发太空资源为人类服务,将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目标。试想,如果我们这样一个占全世界人口 22%,可耕地面积只占世界的 7%,其它资源并不十分丰富的国家,不进行太空资源开发,不谋“天外之财”,要想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是很困难的。
据亚洲及太平洋空间应用促进发展会议专家们分析,该地区某些国家所面临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口不断增长。人口的迅速增长给这些国家的资源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尤其不堪负重的部门是教育、卫生保健、粮食、能源、住房。与人口增长同步发生的是日益严重的污染和给脆弱的 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为发展农业而进行的大规模森林砍伐,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江河洪灾频繁发生。不受保护的灌溉系统导致水涝和盐碱化。森林砍伐、沙漠化和干旱三者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现象。
大量事实证明,空间技术及其在资源调查、环境和灾害监测、城市和区域规划以及卫星通信、卫星教育等方面的应用,对促进解决资源、环境、灾害、人口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将起着重要作用,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卫星遥感技术可应用于监测森林砍伐、森林再造、土地使用变化情况;可用于研究水涝和盐碱化、沙漠化、海岸线动态、干旱和农产品估算等;可用于评估和开发水资源,自然资源的勘探,污染监测和更新地图。
通信卫星除它的传统作用外,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对于持续发展的规划至关重要。人们利用通信卫星为提高全民的素质发挥作用,把电视教育课程送往边远地区,其内容涉及医疗保健、卫生、计划生育、专业知识及技能、农业耕作技术等等。此外,卫星还为受灾地区提供预报及开展救灾业务。
气象卫星在探测和跟踪台风和旋风、气象预报研究和监测地表以及海洋生物量方面的作用已确定无疑。空间技术还可通过全球定位系统为洪涝灾害预警、赈灾中的搜索与救援系统进行准确定位。
从空间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到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有一条漫长的道路要走。它不是建立一个地面站,或买一些仪器设备就能解决问题,而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认真加以对待。其中包括努力发展和形成适合自己国情的空间应用技术和业务运行体系,并且不断拓宽和提高利用这些技术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促进各国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