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月球 > 正文

月震

2019-12-09 月球

月震
如果说起地震,我想你一定知道许多。譬如,地震的成因,地震的破坏性,几次著名的大地震,或许你还亲身感受过地震。
那么,什么是月震呢?在月球上发生类似地震一样的震动,叫月震。恐怕知道月震的人不多,感受过月震的人肯定没有。然而,月震确实存在。并且人类已初步了解了它的一些规律。因此,科学正在逐步揭开月震之谜。
我们居住的行星具有坚固的大地,为什么会产生震动呢?一般说来,地震可分两大类:一类是自然因素引起的地震,全世界每年发生几百万次地震,其中90%以上属于这类构造地震:如地下岩石构造活动引起地震;火山活动引起地震,这类地震不多;局部地面陷落引起地震,这类地震很少;海岸或山坡崩塌也能引起地震;陨石撞击地面也会引起局部地震,譬如,1976年3月8日,大陨石落在我国吉林市北郊等处,就曾引起1.7级地震。上述这些属天然地震。另一类是人类的活动引起地震,如进行地下核爆炸或开山炸石等,这属人工地震。
深藏在地球内部的物质活动非常剧烈,这种活动必然要影响地壳的活动。地震主要取决于地球自身的物质活动,同时还应看到,地球处在动态而且是多层次的太空环境之中,受到太阳、行星和月球等天体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引力的束缚,可见光的照射,粒子流的轰击和电磁场的扰动等。这些也是触发地震不可忽视的外部因素。
作为绕地球运动的卫星——月球,有没有月震呢?1969年以前,人们谈起月震来,还只是作为一件奇事来猜想,或进行科学推测而已。总之,那时谈月震确实还是个谜。
人类要想实现登月,必须确切掌握月面环境状况。月球表面结构如何?月球内部活动怎样?有没有月震?月震的能量有多大?月震的频次有多少?这些问题直接涉及到人类能不能登月,能不能长期在月球上停留。因此,探索月震活动是实现人类登月考察的重要问题之一。
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首次登月时,放到月面的三件科学测量仪器中,就有自动月震仪。在以后几次人类登月活动中,都带去了测量月震的仪器。第一个自动月震仪放在月面的静海西南角。其他5个分别在风暴洋内东南边、弗拉·摩洛地区、亚平宁山区的哈德利峡谷、笛卡 尔高地和澄海东南的金牛—利特罗峡谷。第一个月震仪仅工作21天就停止了。到1977年9月30日,其他月震仪也先后停止了工作。八年间,人类在地球上就能了解月球的脉搏——月震,共监测到10000多次月震活动。
月震和地震相比,有如下特点:
(1)已知月震的次数比地震少许多。月震每年平均近千次,地震每年平均达几百万次。
(2)月震强度也不如地震大。一般月震仅相当1~2级地震。
(3)月震震源大多在月面下800~1000公里处,属深源震。地震震源多在地面下几十公里至300多公里处,属浅源震或中源震。
(4)月震在月球内部要经过多次回波反射,震波持续的时间长。同样震级的小震,在地球上持续一分钟左右,而在月球上要持续一个小时。
(5)月面上是一个相对宁静的世界,对接收月震波的环境干扰甚少。
(6)月震中也有来自陨石撞击引起的震动。月球没有大气保护,陨石体不经过大气摩擦减速,直接砸在月面。譬如,1972年7月,月震仪记录到一次3.5~4级的月震。后来得知这是一块一吨左右的陨石撞击月面引起的震动。
(7)月震中也有人工月震。譬如,后来几次载人登月飞行时,宇航员进入返回地球的轨道,便把2.4吨重的登月舱上升段投向月球,它以每秒1680米的速度撞击月面,形成相当于6.8吨TNT的爆炸力,造成人工月震。“阿波罗16号”宇航员在月面上考察时,投掷过一个爆炸金属管,还在月面上设置一个枪榴弹筒,三个月后,地面控制中心将它引爆。请你不要以为宇航员是在随心所欲地搞什么恶作剧,他们是在用人工月震测试月面和月壳的物理性质。
(8)月面结构直接裸露在太空环境中,太阳照射时的高温和没有太阳时的严寒,这样温度突变,会引起月面岩石的轻微震动。科学家称这种变化引起的震动为热月震。这种震动在地球上是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