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航天科技 > 正文

展望未来_航天科技

2020-03-17 航天科技

展望未来_航天科技  
载人航天的实践,至今才进行了 20 多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这仅仅是一个短暂的时刻,但在科学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却是令人瞩目的,必将载入史册。
 
科学家们已经认识到,宇宙空间必将成为陆地、海洋之后又一重要的、有待开发的新领域。空间资源等待着人们去开发利用,空间工厂的建立是必然的趋势。正因为如此,苏联先后发射的空间站做了大量的实验性工作,而美国继天空实验室、航天飞机之后,已计划在本世纪 90 年代建立地球轨道上的永久性空间站。它是一个空间生产基地的雏形。初期可容纳 6~8 名男女科学家工作生活,以后可逐渐扩大,容纳更多的人。
 
整个空间站内的设施非常齐全,包括制导、稳定、控制、通讯系统,也包括充足的电力供应。除了完善的生活保证系统外,还有能治疗常见病、轻伤及 X 光透视的小型保健室。此外,其他各国如日本、欧洲的一些国家也积极和美国合作,参与了空间站的研制。
 
在这种大型的空间站实验室里,可以研制地球上难以制造的金属、非金属材料,生产地球上无法生产或难以大量生产的纯净药物。这些将会引起工商业界的兴趣,使空间站产品的生产、销售逐步商业化。企业家的投资,将会争先恐后地接踵而来。不久的将来,一个新的庞大的商业企业可能会在宇宙空间建立起来。
 
宇宙空间的工厂、城市的出现,必然会成为现实。人类能否在宇宙中繁衍后代,这是人类真正成为宇宙主人的关键。宇宙间的生儿育女的遗传学课题,科学家们已着手研究。第一步是将生物送到宇宙空间进行实验。早在 1973 年,美国把 2 条海水幼鱼、50 颗鱼卵、6 只老鼠、720 只果蝇蛹、2 只普通蜘蛛带到宇宙空间,持续航行 59 天,观察了它们在宇宙空间的生态反应。结果发现,鱼卵奇迹般地孵化出几十条幼小的鱼苗,在航天器水池里自由地游动。 1974 年 10 月到 11 月,苏联在宇宙空间试验蚕卵的孵化。实验证明,单个蚕卵孵化成幼蚕,比在地球自然环境下时间要快一倍。尔后,苏联又在生物卫星上试验了受精的鱼卵、鹌鹑蛋、怀孕的老鼠等生长情况,结果成功和失败参半。鱼卵孵化了鱼苗,鹌鹑蛋 75%发育正常,但老鼠进行交配怀孕试验没有成功。这一事实给空间生命科学家们的启示是,空间环境还是有可能进行有性繁殖的。但人类在宇宙间要生儿育女,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失重引起的人的生理变化,是否会影响怀胎中的婴儿,这有待进一步探索。
 
据科学家们预测,到 21 世纪 20 年代或 30 年代,可能有一千多人生活在宇宙空间或月球基地。人在字宙间,必须解决长期生活中的食品、氧的供给,为此科学家们正在研制密闭生态系统。
 
20  多年来,航天器载人的数量和人停留在宇宙空间生活的时间,比起将来空间站上的人数及停留时间要少得多和短得多。少数几个人在太空的生活必需品,如氧、水、食物,由地面带去,或者由航天运输飞船送上去是不难的。而今后的星际航行、永久性空间站的建立、空间站的长期科学实验、月球基地上的开采矿藏,首先必须解决好人的生活必需品的供给。所以美苏等国都已着手研制密闭生态系统,企图解决航天期间的一部分生活需要。
 
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是一个开放的大自然的生态系统,人和动物、植物共同组成一个巨大系统,互相依赖生存,亿万年来不断地循环往复,延续至今。科学家研究的用人工建立的密闭生态系统,是选择一些在代谢功能上与人有关联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与人组成一个相对的密闭的生态循环,  
并使循环维持一种长期动态平衡状态。对系统的设计要求,不仅能再生氧气、水、食物,而且能提供一个地球大体相同的生活环境,以满足人体基本生理卫生要求。
 
密闭生态系统,一般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的无机化处理三部分。选用的植物一般认为单细胞藻类比较好,如小球藻、多形卵胞藻。小球藻的优点是体积小,含纤维素少,容易培养繁殖。多形卵胞藻的优点是光合作用效率高,不粘附成团,不怕污染。有人计算,用多形卵胞藻培养,只需要 60~ 80 升的培养物和 8 平方米的光照面积,光合作用产生的氧就足够供给一个人呼吸用。若用其他藻类产生同数量的氧,至少需要 3000 升培养物,15 平方米的光照面积。由于多形卵胞藻的这一优点,近年来在密闭生态系统的研究中受到科学家的重视。
 
学者们曾在研究中认为,藻类既可用于气体交换,又可作为航天员的食物来源,因藻类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高达 4O~60%。但实验证明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不超过 20%,而藻类含蛋白质量太高,人体不能消化吸收。在密闭生态环境中藻类不能直接利用人的粪便,需要加入细菌真菌,将粪便分解成藻类能利用的物质。理想的密闭生态系统,包括高等植物、藻类、细菌、动物等复杂系统。
 
在系统中栽培高等植物,对人的生理心理作用是十分必要的。高等植物也是密闭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已经在空间站、航天飞机上的失重环境下进行了植物栽培试验,获得了初步成功。系统中选择植物的标准,是具有光合作用效率高,能在较低的光照情况下正常生长,能耐受较高的渗透压、无毒、叶大茎小等特点。目前被研究选用的植物有花生、黄豆、圆白菜、马铃薯、西红柿、大白菜等。为了保证航天员有足够的营养物质,至少需要25~50 种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整个系统中的再生水、废物处理、消除二氧化碳及其他污染物质所需要的细菌、藻类以及植物、动物品种,可能要有 100 种以上。
 
系统中饲养动物,主要是为航天员提供新鲜的动物食物,充分利用植物中不可食的部分作为饲料。选用肉奶产量高的而且可以连续饲养的个体较小,代谢高,生命周期短,饲料要求少的动物。特别是生命周期短对维持系统的动态平衡可靠性非常重要。被建议用采的动物有兔、鸡、山羊、热带鱼等。山羊可供人们食肉,也可喝奶。
 
人和动物的粪便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需要经过处理,将生活垃圾变成可利用的物质,如水、无机盐、二氧化碳等。处理的方法,可用生物学技术、物理学技术。生物学无机化处理技术就是用微生物或藻类通过生物氧化作用,将废物中的有机物质变成水、盐、二氧化碳等无机物。用微生物进行无机化处理,不能采用农民沤肥的方法,这种无氧过程反应人慢,时间太长,氧化也不完全,还会产生氢甲烷等有害气体,更增加处理上的困难。所以采用氧化过程,在需氧微生物酶的催化下,可以迅速而完全地将有机物变成无机物。最终形成的无机物,有许多是植物生长的必需物质,如维生素、激素等。物理学无机化技术,其原理是在高温高压下对液态粪便和有机垃圾进行燃烧和氧化,这种方法简便,废物中的纤维素类物质经处理后产生水、二氧化碳。但这种方法的最大缺点是处理后物质中会含有某些金属氧化物,对高等植物有毒性作用。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互为补充。  
对密闭生态系统的研究,国外已进行了 20 多年,目前它仍还处于试验阶段。在地面的特殊环境中的成功经验,在宇宙空间是否可行,特别是失重、宇宙辐射下的植物动物生长发育,都需要进一步探索。密闭生态的研究有着重大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它不仅适用于长期载人航天,也适用于地面上的密闭环境和工农业生产。单细胞藻类培养技术如获得成功,可成为含有高蛋白和维生素的饲料,必能促进畜牧业、家禽业的发展。
 
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研制出一种宇宙孵化器,预计能在失重情况下孵化出鸡雏来。不久的将来长期生活在空间站上的人,将能吃上宇宙间生长的动物食物。孵化器由两个隔室组成,鸡蛋在第一室内存放 20 昼夜,通过小离心机产生人工重力场,室内还有一架特殊的机器,能模仿抱窝的母鸡动作,使鸡蛋的位置不断变化。经过 20 昼夜后,将这些鸡蛋转移到第二室,使它们在失重状态下孵化出小鸡。这种孵化器一次可放 12 个鸡蛋。孵出的小鸡被送到饲养装置里,每一只都喂养在单独的有橡皮墙壁的小笼子里。当小鸡和橡皮墙接触时,橡皮墙就收缩,从而对小鸡肌肉起到刺激和按摩作用。每一个笼子都有适合失重条件下使用的饲料槽及饮水槽。孵化器在地面上顺利地通过了试验,一共孵出 200 多只小鸡,并把它们喂养长大。下一步是将孵化器送到宇宙空间去试验。
 
美国国家技术实验室的科学家,正在为未来的空间站试制密闭生态维持系统。在人工精心控制的条件下,对一些花木,如中国的万年青等,进行从空气中去除有毒物质的试验。我们知道,植物是吸收吸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吐出氧气的。近年来还发现,家庭种养的观赏花木还具有更多的作用,除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氧气外,还能吸收甲醇、一氧化碳、氧化氮等许多化学有害物质。在空间站上栽培植物,可以起有效的“空气清洁剂”的作用。
 
研究人员为密闭系统的研制,还作了空间站废水处理和再生循环的试验,大部分技术已得到解决。其中一种叫“凤眼兰”的水生植物,能把污水转化为清洁的饮用水。这种处理过程,称为溶液培养。在圣地亚哥进行的试验获得了成功,处理过程是:污水经振动过滤后流入凤眼兰覆盖的水池,池中养殖食蚊鱼、刺古,种着浮萍等浮游生物。凤眼兰有长长的纤维根系统,吸收污水中的有毒化学物质,甚至能吸收放射性物质。其作用像一个巨大的过滤器,把水中的悬浮物过滤掉。这种水再经过除细菌、过滤和消毒等处理,质量比淡化海水还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