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航空史 > 正文

“哈姆”打“瞎”了“萨姆”_航空史

2020-01-10 航空史

“哈姆”打“瞎”了“萨姆”_航空史
 
在航空史的发展中,地对空导弹和空对空(地)导弹的发展都是不能不涉及的一笔。这是因为,地对空导弹、空对空(地)导弹的发展,都伴随着飞机的发展而发展。下面讲述的这场战斗,正是地对空、空对空导弹发展的一个缩影。
 
1986 年 3 月,美国和非洲的利比亚发生了军事冲突。美国的三艘航空母舰游弋在利比亚锡德拉湾口以北的地中海海面上,以形成对利比亚的威胁;而利比亚又声称,他们已经在锡德拉湾组成了神秘的火网,它是美国不可能逾越的死亡线。这神秘的火网,是由先进的萨姆—5 导弹组成的。
 
说它“神秘”,是因为萨姆—5 的外型和构造不断变化,至今美国还没有完全弄清这种导弹内部的详细构造,给人一种神秘感,神秘处还在于,它是一种装备了电子控制系统的导弹,它的最大特点是,在导引头内装有一个大型的灵敏度极高的雷达侦搜系统,能在地面雷达的配合下,迅速截击高速来袭的导弹和飞机。构造大致包括这样几个部分:目标探测装置、雷达侦搜系统、发射机、接收机、战斗部、自动驾驶仪和火箭发动机。
 
萨姆—5 导弹装上了雷达侦搜系统。如同安上了“千里眼”,它能够“看见”敌方的高速飞来的导弹和飞机,自动飞向目标。不过,萨姆—5 在发射之前,需要靠地面的雷达系统为它提供打击的目标,也就是说,要为萨姆—5  
导弹配备一个地面雷达站。整个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当地面雷达发现敌人的目标后,向目标发射雷达波,同时发射萨姆—5 导弹。敌方目标将雷达波反射回来,萨姆—5 导弹上的接收机收到反射波并传递给导弹上的自动驾驶仪。自动驾驶仪根据反射波信号来修正航向,调整高度,操纵导弹飞向目标。当飞到距离目标一定的范围内,导弹上的雷达侦搜系统开始工作,自动寻找目标。当探测到目标的距离、方位、高度以后,把这些数据传递给自动驾驶仪。这时的萨姆—5 导弹就如同一架无人驾驶飞机迅速冲向目标。
 
然而,部署在锡德拉湾的萨姆—5 导弹,尽管发射数枚,但是并没有击中美国的飞机。原来是美国的 EA—6B 型电子干扰飞机,成功地对萨姆—5 导弹施行了电子干扰,使萨姆—5 偏离方向,冲进了地中海。而美军发射的空对地导弹却准确地击中了萨姆—5 导弹基地的雷达站。美军发射的空对地导弹是:镀金反雷达导弹—“哈姆”。
 
反雷达导弹是一种利用敌方地面或舰载式机载雷达的电磁辐射,来发现、跟踪并摧毁目标的。这次美国用来袭击利比亚雷达站的反雷达导弹是“哈姆”型高速反雷达导弹,这是一种外壳镀金的每枚价值 23 万 3 千美元的导弹。
 
“哈姆”反雷达导弹无论反应速度、精确度,反电子干扰能力与杀伤力等,在空对地导弹的家族中均处于领先地位。它反射后不需要载弹机的配合,能自己寻找目标,即“发射后就不用再管”。特别是这种导弹获得的信号,是由敌方目标发出的雷达波,它的导引头能得到高功率的信号,所以这种导弹获得敌方目标的位置数据,比敌方目标获得这种导弹的位置数据要早,从而赢得了攻击时间。此外,这种导弹能在夜间和能见度差的条件下使用。
 
“哈姆”反雷达导弹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导弹的制导系统实际上是一部无源雷达,它不向空中发射探测信号,只接收空中的电磁信号,并根据所接收的电磁信号对目标进行跟踪。这种导弹的构造是这样的:头部最前端是雷达波接收装置,其后是微型计算机指挥装置。接收天线装在微型计算机的两边。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这种反雷达导弹是怎样击中目标的吧。
 
美国战斗机群呼啸着飞过锡德拉湾上空,向利比亚炫耀武力:一批机群飞过来,又飞走了,另一批又飞了过来  利比亚军队的指挥终于下达命令:“雷达开机!”
 
雷达是萨姆—5 的眼睛。本来只要“眼睛”捕捉到目标,敌机就休想跑掉。然而,这次萨姆—5 号的对手是反雷达导弹“哈姆”。只要雷达开机,雷达波就立刻被镀金的“哈姆”导弹接收装置所吸收,镀金就是为了更好地吸收雷达波并很快测出敌方雷达波的方向,而且能迅速判明这雷达波是否是敌方的干扰设备发出的欺骗信号。与此同时把探测到的这些数据一同输入导弹体内的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把这些数据经过信息处理后,变成各种指令,指挥弹翼和航翼转动,使导弹准确地飞向目标,进行反击。
 
当“哈姆”反雷达导弹飞到利比亚的萨姆—5 导弹阵地的雷达站时,导弹上的近炸引信在目标上空 20~30 米处起爆战斗部,导弹碎片呈射流状喷射出来,摧毁了利比亚雷达站的设施。
 
“立即关机,停止扫描!”利比亚军官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命令另一部还未受到攻击的雷达关机停止工作,以免再招来横祸,然而已经晚了。“哈姆”导弹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它有“记忆”装置,即:一旦截获敌方雷达波就可立即将它“锁住”,把雷达的方向、距离等数据输给微型计算机,即使对方雷达关机,停止发射雷达波,导弹仍可以根据“记忆”的数据,在  
微型计算机的指挥下攻击目标。就这样,利比亚导弹基地的又一个雷达站被摧毁了。
 
这一场战斗,就这样,以“哈姆”反雷达导弹摧毁了由萨姆—5 导弹组成的雷达站而结束。导弹在美国与利比亚的军事冲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军事专家们惊呼:“现代战争离不开导弹!”现在,许多国家都在研制各种类型的导弹,出现了导弹发展的新趋势。
 
导弹技术是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每一种新技术的出现,几乎都是会迅速地用于导弹技术中。将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电子计算机用于导弹的各系统,将使导弹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地面雷达将能自动识别目标,自动搜索跟踪目标,将能将几个目标的距离、高度、飞行方向和飞行速度等数据分别储存起来,同时制导几枚甚至几十枚导弹分别对这些目标进行攻击。导弹本身将自动寻找所要打击的目标,甚至导弹可以根据预先贮存在计算机内的各种数据,自动飞向目标。
 
在以往的空战中,曾出现过自己的导弹击落自己飞机的情况,未来的导弹将安装先进的敌我识别系统,这样可以避免在空战中误伤自己的飞机。
 
为了弥补电视制导、雷达制导、激导制导和红外制导各自的弱点,未来的导弹将更多地采用复合制导系统,任何飞机想躲过导弹的攻击,将变得更加困难。然而,也正像上面的故事所说明的那样,在那场美国与利比亚的军事冲突中,结局竟由“哈姆”反雷达导弹摧毁了萨姆—5 导弹基地的雷达系统一等于打瞎了导弹的眼睛。